无锡市滨湖区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
无锡市滨湖区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
全文检索   
党建富民,穷村翻身变模范
发布时间:2021-08-16     浏览次数:     来源:新华日报

盛夏时节,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村稻田里,成熟饱满的稻穗将稻秆压弯了腰。不打农药、不施化肥的有机越光水稻,1公斤能卖到20元以上。戴庄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技术员任广明说,全村3000亩越光水稻陆续进入收割期,村民的钱袋子又将鼓几分。

地处句容市最南端的戴庄村,境内低山、岗坡地占70%,曾是茅山革命老区最贫困的乡村,2003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还不到3000元。十多年来,戴庄村以党建为引领,通过村社协同发展高效农业,成为全国文明村,去年人均纯收入达3.4万元。2018年省政府办公厅发文,要求全省各地学习推广戴庄经验。穷村翻身变模范,离不开戴庄村党委带领大伙儿的艰苦奋斗,也离不开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赵亚夫的指导。

2001年,刚从镇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岗位上退下来的赵亚夫主动请缨,以一名农技专家的身份来到戴庄村,免费指导村民发展高效农业。但那时高效农业还是一个新鲜词,村里组织了几次技术讲座,都没什么人气。

第一个响应的村民杜中志坦言,自己当时是穷怕了。听完讲座后,他拿出1.6亩耕地种植越光水稻,当年收获350余公斤,加工出来的大米卖到了161公斤。尝到甜头的杜中志又在赵亚夫指导下种植有机桃,80亩桃园让他买上了汽车、商品房。

很快,种植越光水稻、有机桃、茶叶、蔬菜等项目在戴庄村遍地开花。2006年,在赵亚夫指导下,戴庄村成立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,农民以土地入股,党支部书记当选合作社理事长,形成党支部+合作社+农户经营模式。所有村干部分别建立包户责任区,实现812户村民全面覆盖,带着农民一起干;有种植蔬菜、草莓、葡萄经验的老党员带着周围农户,一起发展致富产业;合作社统一品牌,根据产品特性采取包销、代销与自销相结合的方式,组织人员跑销售、建平台、拓市场,所得利润80%返给农户,实现了做给农民看、带着农民干、帮助农民销、实现农民富的目标。

发展高效农业,让戴庄人切身感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上猴王归位、空中老鹰飞翔、水中大鲵嬉戏,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调研发现,我们稻田里有130多种动物,比隔壁村多6倍。戴庄村党委书记、村委会主任姚伟超说。

好山好水,出产好的生态农产品。我们和南京盒马鲜生达成销售协议,目前戴庄村的农产品已经在其15家店全面上市。姚伟超说,在省供销社帮助下,戴庄村的产品进入苏果、常客隆等大型超市,去年合作社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,社员分红520万元。